向着云南方向敬礼的果敢同盟军战士
这是一张让无数炎黄子孙唏嘘不已的照片,照片中的主角是一名果敢同盟军的小战士,经历了十多天的连续作战,终于打到了果敢和云南的边界线上。
他说那灯火辉煌的远方,是自己祖先曾经生活的故土。
于是,这名战士对着云南方向,立正站好,标标准准地敬了一个军礼!这一幕被他的战友迅速抓拍了下来,并公布到了网上,
这些同盟军战士们的故国情怀,迅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同盟军总司令彭德仁,又名彭大顺
如果你觉得这名同盟军小战士的举动已经很震撼人心,那么,
更让人感动得泪如雨下的,恐怕就是同盟军总司令彭德仁了。据传,他在战前向故国同胞写下了这篇泣血求归文,不仅文辞恳切,而且又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彭德仁在文中详细叙述了果敢汉民的前世今生,从明末的先祖们随皇帝朱由榔避战果敢,到誓死不做亡国奴,不食满清的粮食,不喝鞑虏之水。又从东归故土的困难历程,到如今不为外邦所容之现实,可谓求归之心切切。
据称是彭德仁总司令撰写的求归文
读彭德仁的这封信,
一句莫铸琉球之错,一句念华夏宗亲岂容海外飘零,让人读罢不免悲从中来。
果敢炎黄子孙自明末以来的苦难历史,又再一次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果敢汉民的赤子之心,实在叫人无语问苍天!
有人说果敢人是汉民,有人说果敢人是缅甸人;有人说果敢犹如游子思念母亲一心想东归,也有人说所谓的果敢汉民东归,其实都是忽悠和幌子,不过是在网上赚取流量的行为,当不得真。
那么,真实的果敢地区到底是什么样的?果敢汉民是不是真心想东归故土?他们为此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究竟是谁在怕果敢东归?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要了解果敢汉民的历史,才能真正搞清楚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果敢地区的历史!
果敢地区自古以来就是
不是缅甸的领土
原先
隶属明朝镇康府
明朝末年,永历皇帝朱由榔率领的南明小朝廷数万人,不情愿投降满清,只得一路西逃到果敢地区,吴三桂为了斩草除根,派兵紧追永历皇帝到果敢。
当时的缅甸王爷
莽达之弟莽白趁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继位,为了向吴三桂邀功,莽白诛杀永历皇帝身边大臣300余人,并将永历皇帝绑来献给吴三桂,1662年6月1日,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在云南,终年40岁。
永历皇帝死后,那些流落果敢的数千汉民在永历帝大将
杨高学带领下
,誓死不情愿跟随吴三桂回去,从此便在果干地区定居了下来。
但是这些汉民很少和当地人通婚,现在整个果敢地区有25万人,其中90%以上是汉民,也就是说果敢地区有22.5万人是汉民。
后来,
杨高学后代杨猷才为了汉民不再流离失所,上表满清归附
,直到鸦片战争后的
1897年,满清被英国逼迫签署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正式将果敢地区划入了
英国殖民的缅甸,从此,果敢汉民孤悬海外上百年
然而划入缅甸的果敢汉民,
就颇受缅人的排挤,再加上这些果敢汉民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有很浓烈的故土情结,都希望落叶归根,有一天能再回母亲的怀抱。
从此,果敢汉民为了东归故土,开启了悲壮的奋斗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2年,日军攻占缅甸,胁迫果敢土司杨文
炳为日军服务,
杨文
炳为了数万汉民的安全,只好假装同意,
然后杨文炳亲自跑到云南请求,要率果敢重回故土,并自愿接受军训,并率部1000余人参加了对日作战。
然而,先前杨文
炳假意服从日军的事情被人揭发,被远征军第九师包围并逮捕,接受军法调查,后来查明事实,
杨文
炳被无罪释放,并被授予了多枚抗战勋章,
但是当时的政府考虑到与英国的关系,还是没有同意果敢东归。
就这样,由于东归无望,
1947年
杨文
炳答应了缅甸
昂山
的邀请,在《
彬龙协议
》签字,确定果敢地区以完全自治的形式,正式成为缅甸的一部分。
但是,缅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于掸邦、佤邦等,一直都急于取消其自治权。
于是,从1960年开始,缅甸不断对这些完全自治的地区进行军事打击,实施残酷的围困政策,导致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困难。
这些地区的人民为了生活下去,开始贩烟,金三角之恶名便由此而来!
后来果敢地区在彭家声的率领下,变得愈发的强大。
这位威名赫赫的果敢王彭家声,祖籍四川省会理市
,太祖爷爷那一辈才来到果敢,彭家声小时候家里很穷,参加了杨振材
开办的进修班,而
杨振材
又在云南参加过抗日战争。
正是这一段学习历史,
让彭家声很清楚自己的根不在缅甸,一心向往重回目母亲怀抱,至死,彭家声都不情愿加入缅甸国籍,
对外声称自己是“无国籍人士”,
对此,百科上有明确的记载。
1990年,历经30多年的作战,缅甸政府被彭家声的同盟军彻底打怕了,被迫与彭家声达成停战协定,成立包括果敢在内的
掸邦第一特区,彭家声开始主政果敢地区。
但是由于果敢地区长期和缅军作战,又遭到经济封锁,导致果敢地区非常贫困。果敢地区的人开始铤而走险,依靠种烟贩烟发家致富。
在彭家声主政后,故国多次派来代表,希望彭家声能够全面禁烟,并情愿为果敢地区的人民提供一些援助,
出于对故国同胞的敬重和理解,于是彭家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但是有句古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果敢地区的一些军阀习惯了种烟贩烟这种挣快钱的方式,对踏踏实实进展经济已经不感兴趣,于是很多彭家声曾经的手下大将开始反叛。
2009年,缅军在彭家声手下叛将的帮助下,击溃了彭家声的同盟军,至此,彭家声开始流亡他国,
其长子彭德仁,也叫彭大顺,开始接手指挥同盟军与缅军打游击战。
由于深受父亲的影响,彭德仁对故国同胞同样怀着很深的感情,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彭德仁亲自组织果敢地区居民,为汶川大地震同胞募集捐款,累计捐款捐物111万元。
很多人可能觉得一个果敢地区才捐款111万元,似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如果告诉大家:
这是果敢历史上第一次为境外捐款;也是果敢历史上,捐款最多的一次,大家又作何感想?
更重要的是,据《中经数据》显示,2008年整个缅甸的GDP也只有230亿美元,也就是说,缅甸人均GDP只有2800元人民币左右。
而饱受缅甸打压的果敢地区,人均年收入大约只有1900元人民左右,一天也就5块钱人民币的收入。
即便按照联合国认定的每天1.5美元,也就是10元人民币生活费的极端贫困标准,果敢也有将近15万人的极端贫困人口
属于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果敢汉民仍旧省吃俭用为汶川同胞捐了111万元。
常言道,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在彭家声和彭德仁的率领下,果敢地区一直坚持使用汉字汉语,
绝不接受缅语作为果敢的官方语言。
如今任何一个炎黄子孙在果敢,都不会有任何语言上、书写上的麻烦,这里用的货币是人民币,通讯就是联通、移动与电信,让人产生一种就在国内的亲切感觉。
心向故国,彭德仁等同盟军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彭德仁给同盟军将领上课,
就要求大家学习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
学他的精神,学他的作战风格。
正是彭德仁司令的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和风格,深刻地影响了同盟军将领,才会在作战行动当中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让四大家族和缅军望风而逃,打出了同盟军的军威,一战成名。
更重要的是,同盟军在作战行动中,非常注意幸免造成汉人同胞的伤亡。
据《红星新闻》11月19日报道,果敢同盟军公布最新通告称,对老街地区的总攻马上就要开始,再次要求老街地区的外籍人员迅速离开战区。
据称,同盟军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想方设法通知滞留老街的汉人同胞尽快撤离,幸免造成同胞伤亡。
同盟军对汉人同胞可谓是做到了仁至义尽,是当之无愧的仁义之师。
果敢同盟军欲东归之心可昭日月,拳拳赤子之情更是感人肺腑,但是果敢汉民想要东归故土,可谓困难重重,一方面有国际现实的原因,一方面也有历史的原因,因为有人怕呀。
果敢汉民一心想东归,感到害怕的国家主要是印度等周边国家
他们都怕竞争对手的国土面积增大,更不情愿看到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团结一致,心向故土。
说到底,最怕的其实还是缅甸政府,这倒不是说果敢对于缅甸来说有多大的经济价值,而是因为果敢如果东归成功,缅甸肯定会担心其他自治地区也有样学样,最终造成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局面。
一边是殷切盼归的果敢汉民,奈何一边又是国际现实,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精彩点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