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我们总会听到有人因为长时间吹空调而把脸“吹歪”的情况。这种情况并不是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而是一种面瘫的表现。但是,为什么大家都在吹空调,偏偏有一些人会出现这种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面瘫以及如何预防。
吹空调得了面瘫究竟是为何
夏季度吹空调导致的面瘫主要和面部过度受凉以及个人体质等因素相关。当局部温度过低时,面神经容易受到刺激,且面部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使面神经功能损伤导致面瘫。当然,并不是说吹冷风就会导致面神经受到损伤,只是面部血液循环本身不畅、正气不足的个体更容易受到影响。
中医如何认识面瘫
面瘫,俗称“吊线风”、歪嘴巴,是一种多发病。中医认为该病是体虚,风邪乘机而入,侵犯经络脉道而成。面瘫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在高压力、长期熬夜的人群中更多发。中医将面瘫外因分为风寒、风热和风湿;内因分为痰湿、肝风、风痰、气血虚等。
面瘫有哪些症状
通常面瘫即为面神经炎,出现面瘫前,多有着凉史,部分患者可先出现患侧耳后高骨(乳突)疼痛,面瘫多表现为半侧脸,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露出巩膜。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鼓嘴漏气。
而脑血管疾病导致的面瘫,主要是发生在中老年人,是中枢性面瘫,表现为眼裂以下瘫痪,即无额纹变浅,眼睑闭合不全等,同时伴有肢体瘫痪或麻木、言语蹇涩,甚至昏倒。而且患者平素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通常这种面瘫是较为难恢复的。
中医治疗面瘫都有哪些方法
临床上治疗面瘫有很多方法,中医方面如针刺、艾灸、中药内服、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推拿拔罐等都是治疗面瘫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西医方面如药物治疗(激素、抗病毒等)手术减压等也是治疗面瘫的方法。
中医认为面瘫多为正气亏虚,气血不足时感受风寒等外邪,面部经脉失养而发展而来,而中医治疗正是针对具体病因,从整体层面综合调节脏腑功能,针负治疗重在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中药治疗重在益气扶正、祛风通络。在这些基础上再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予以适合的治疗方案,如兼有内热的加以疏风清热;风寒装络的加以祛风散寒;气虚血瘀的加以益气活血,以达到辩证施治、因人处方的目的。
治疗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面瘫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饮食和心理方面的调理。饮食上宜清淡,细嚼慢咽,忌辛辣、生冷、刺激食物,避免干硬、粗糙的食物,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如小麦、鸡肉、牛奶等。心理上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影响治疗效果,最好让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保健方面,应注意面部的持续保暖,忌吹冷风,可对患侧面部进行热敷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当面肌开始恢复时,需做面肌的肌力训练,以训练表情肌为主。
治疗多久可以恢复
一般大部分不完全性面瘫者可在1-2个月内恢复或痊愈,而完全性面瘫患者恢复时间较长,一般需2-8个月甚至1年才能恢复;预后相关因素,首先就是病位的深浅,面神经损伤病位的深浅是面瘫能否恢复、多长时间恢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病位越深恢复的时间越长,越浅则回复越快;症状越轻恢复越快,症状越重恢复越慢;基础的身体状况,比如年龄、胖瘦、身体素质等也影响恢复时间;另外,证型也会影响恢复速度,风寒型恢复相对较快,风热型与些虚型则恢复较慢。
痊愈之后,大多数不会再发,但是如果不注意预防,少数人是有可能第二次甚至3-5次发病的,因为其患侧面神经已经受过损伤,相对来说免疫功能低下时对寒凉病毒的抵御能力较差,所以比较容易复发,患者最多的甚至可发生面瘫3~4次。
预防方法和建议
避免面部长期接受冷风刺激;保持开心愉悦的心态,生活作息规律,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自身免疫力,学会自我保健,调理自身状态;针对其他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疾病进行病因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高血压患者坚持控制高血压,防止血压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性神经病。
【医生介绍】
李滋平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中医微创联盟副主席、国家中医医疗技术穴位注射协作组组长,岭南传统天灸广州市级非遗传承人,岭南针药相须流派工作室项目负责人(兼第二代主要传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团评审专家,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医筋骨针法传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经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医院管理局针灸操作安全指引专家。
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面瘫、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膝骨性关节炎、耳鸣耳聋等疾病。
近5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两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不同针灸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优化方案的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61篇,其中SCI7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6.055,核心期刊32篇,EI22篇;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