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2日,一位98岁的华裔女性在美国洛杉矶家中去世,留下一段传奇人生。
她人生中最传奇的一刻发生在1936年的一天,她驾驶飞机误闯入美国某空军基地。当天基地因下雨而禁飞,也没有接到任何飞机将要降落的通报。因此,当她的飞机降落时,等待她的是一群荷枪实弹的美军。
让美军诧异的是,从飞机中走出的飞行员居然是一个身高只有1.55米的娇小东方女性。她礼貌地表示自己正在飞行比赛的途中,但因油料告罄而迫降。她出示的飞行执照让美军惊叹,纷纷竖起大拇指——这是一份国际飞机驾驶员的执照,也是美国航空局颁发的最高规格执照。
她叫张瑞芬,当时参加的比赛是鲁思·查特顿飞行员奖杯赛,赛程由克里夫兰至洛杉矶,横跨美国大陆。航程7天,30余位顶尖选手参加。作为唯一华人,张瑞芬驾驶着由美国华侨筹资2000美元购买的飞机参赛。因为飞机没有无线电指挥系统,张瑞芬就靠着自己的经验在群山之间迂回前进。
据记载,1932年就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私人飞行护照的张瑞芬,其后相继获得商业飞行和国际飞行执照,成为史上第一位集私人、商业与国际飞行执照于一身的华人。她的事迹被收入历史专著《美洲大陆妇女航空史》,也是第一位登上美国邮政局纪念封的华人,1995年,在美国庆祝妇女获得选举权75周年纪念活动中,美国邮政局以她于1931年拍摄的飞行照片为设计图案,印成纪念首日封发行。
张瑞芬是广东江门恩平市君堂镇黎塘乡大兴村(今黎塘村)人,父亲张舜炳是一位旅美商人。1904年12月12日,张瑞芬在黎塘村出生,在家乡度过童年,后随母亲迁居广州。
1921年,张瑞芬中学毕业后随母亲迁往美国,进入音乐学院学习钢琴,继而进入南加州大学深造,表现优秀。但她并未走上音乐道路,而是希望成为飞行员。
张瑞芬最初想回国报读航空学校,但她属意的广州航校拒收女学生,使她大为不满,并写下“莫谓闺中无杰出,一飞直上九重天”的诗句。1931年,她进入林肯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是当时该校唯一女生。值得一提的是,那时27岁的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张瑞芬对飞行的痴迷始于汽车。当时,她的父亲张舜炳作为旅美商人,早已摒弃了“重男轻女”的思维,希望女儿能够拥有更多眼界与技能,因此他亲自教女儿学开车,地点就选在当时空旷人少的洛杉矶机场。对于一个当时的中国女性来说,开车当然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但机场上空飞过的飞机让张瑞芬更加迷恋——如果可以学开车,那为什么不能学着开飞机?
张瑞芬对飞行的痴迷,或许也与自己的童年和家乡有关——她的家乡恩平,是中国最著名的飞行之乡。
黎塘村广场:张瑞芬占据C位
驾车前往黎塘村时,途经恩平城区,大大的冯如广场堪称恩平最著名的地标。在广场中,竖立着“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雕像。1907年就在美国建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完成第一次试飞,1911年携两架飞机回到中国,1912年不幸因飞机失事而去世的冯如,正是恩平牛江镇人。
黎塘村本名藜塘,相传因村前池塘形状似犁,而犁与藜同音,故取名藜塘。藜塘先祖张氏原居河北,为避战乱,南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后又迁至开平沙岗,其中一支于明朝嘉靖年间定居藜塘。它由旧村、大兴、大安、连福里、安丰里、大胜里等11条自然村组成,人口8000多人,旅外乡亲4000多人,村民90%以上都是侨眷,也被誉为“恩平华侨历史第一村”。除了拥有张瑞芬这位华侨名人之外,还拥有37栋碉楼,数量冠绝恩平。
一走进黎塘村,眼前便是一群碉楼。“一群”这个词一点也不夸张,近年来新修建的黎塘碉楼文化广场上,散落着足足十座碉楼,也是恩平规模最大的村级文化广场。
广场四周种满树木,青草依依,花岗岩地面上最显眼的便是张瑞芬雕像。雕像里的她,身穿飞行服,手持小飞机,回眸望向村口,那是她曾经远走他乡的路。广场一旁的文化廊,展示着黎塘村的村史,还有一系列村中名人,打头的自然也是张瑞芬。
广场上最显眼的那栋碉楼,刷成了炫目的黄色,外观修葺一新,乍看仿佛新建的一般,多少失去了应有的味道。名为“宗谱楼”的它建于1929年,特别之处在于它并非寻常碉楼的单体楼模式,而是带着一栋两层高的方形副楼,整体像一架火箭。
在恩平乃至广东,带副楼的碉楼都十分少见。这是因为碉楼的存在意义原本是为了防御,一旦有盗匪侵袭,人们就会避入碉楼,所以碉楼除了高之外,还需要有射击孔等设施,生活功能反而无需在意,副楼可以说是个累赘。有副楼的“宗谱楼”,提供了住处,也因此多了生活功能。绕到副楼的正面,铭牌上介绍它原本是一家米铺。
广场上可见的其他碉楼,不少如今仍有人居住。有人修了新的院门,茂密树丛与花朵将院墙完全遮蔽,碉楼在院落中矗立,碉楼顶端少见地完全没有中式元素,而是采用巴洛克风格。还有一栋碉楼立于灰瓦斜顶的洋楼后方,顶端柱廊上方是三角形山墙。
黎塘村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精美碉楼,是因为它曾是恩平一带最富裕的村庄。
百年前的繁荣黎塘
江门四邑地区(四邑指新会、台山、开平与恩平)是中国最大的侨乡,不过四邑的华侨人数也有多寡之分。台山和开平最多,恩平地理位置最为偏僻,华侨乃至碉楼和洋楼的数量都明显少于前两者。
黎塘村则是个例外,它地处恩平东部,临近的台山白沙镇和开平塘口镇都是“侨乡中的侨乡”,白沙镇是台山华侨兴建洋楼最多的镇,塘口则是开平碉楼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最重要景区。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让黎塘村人早早出洋。因为村中华侨多,村民也随之富裕,因此常遭匪患,于是村民纷纷兴建碉楼。
据说当时每逢匪患严重,村民晚上都会进入碉楼睡觉。村民还成立乡团自卫队,配备枪械,每晚巡逻守备。
黎塘村能够成为恩平第一个通电话线的村落,也与碉楼有关。早在上世纪20年代,黎塘下辖的各自然村就为了防御,架设乡团和碉楼间的电话线。一旦遇敌,就用电话互通情报,及时支援。
也是在那一时期,黎塘村迎来跨越式发展。1924年,村民集资成立黎塘客运公司,1925年又集资兴建全长15公里的黎塘公路。客运公司配备了现代化车站,拥有两辆进口福特汽车,成为供村民出行的公交车。
黎塘村的这段发展期,所依靠的主要是侨资。在此期间,黎塘人往来于海内外,有人回来建设家乡,也有人踏上新的留洋路,张瑞芬便属于后者。
不管归国还是离开,都有许多人赤子之心不改。许多人曾质疑家境优越、生活稳定的张瑞芬为何去学习飞行,张瑞芬的回答是:“鉴于祖国多事之秋……航空救国是唯一目标,将来得机会,返回祖国,效力疆场,以尽‘匹妇救国’之责。”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张瑞芬驾驶飞机在美国各地巡回演讲,宣传抗日救国。她还有意回国创办航空学校,许多华侨支持她的想法,纷纷捐款。但张瑞芬购买的教学飞机被人擅自驶出,结果因事故而坠毁。
张瑞芬并未因此而动摇,而是辗转回国,希望可以作为一名飞行员参加抗日。但此时,张瑞芬的弟弟去世,父亲也身患重病,希望女儿可以放弃危险飞行,以便照顾家庭。最终,张瑞芬于1942年告别飞行梦想,开了一家花店,保持了11年3000小时安全飞行的记录也画上句号。
碉楼前打篮球的孩子
1985年,年过八旬的张瑞芬曾经回到家乡黎塘,获得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她所见到的黎塘,一如自己七十年前离开时。如今的黎塘,其实也与当年没有太大差别。若非要找不同,那么广场一带就是仅有的区别。
除了广场中央的张瑞芬雕像,被粉刷一新的“宗谱楼”之外,与旧时不同的还有荷花池。它紧邻广场,弯弯曲曲的小桥覆于池上。
站在池边,眼前绿树成荫,更远处则有一栋栋碉楼矗立。黎塘村的碉楼多半建于上世纪20和30年代,风格多半中西合璧,建材则各不相同。有些采用传统的青砖,还有则使用当地特有的舂墙方式,以黄泥、河沙、石灰混合黄糖与糯米,可确保兼顾。当然,更多的还是像四邑乃至珠三角侨乡那样,由华侨在海外专门进口的钢筋水泥等建成。也有承载民居功能的洋楼,多半为两层,采用西式外立面。
因为商业发达,黎塘村碉楼旧时多半有商业功能。1929年建成的天锡楼,底层旧时是杂货铺,建于1928年的熙孟楼曾是药行。当然,也有例外,1928年建成的丙望楼,铭牌上注明旧时主人是军人。
还有几栋碉楼散落于村子外围,相比广场周边的碉楼,它们显得寂寥。茂密树丛将其围裹,大片绿色稻田在碉楼下绵延。这样的乡村景致,看起来也更真实。
我最喜欢的一栋碉楼,反而是村中最其貌不扬的那个。简单的钢筋水泥立面,顶端回廊也很朴素。它正对着村子的篮球场,几个孩子赤着脚在打球,天色已近黄昏,他们却没有回家的意思。想必再过一阵,四周就会响起“XXX,你妈叫你回家吃饭”的声音吧。
这人间烟火,正是当年张瑞芬乃至一代人所期盼的。也正是为了这期待,多少华侨曾以赤子之心反哺家乡。看着这几个孩子,突然想起一件关于张瑞芬的逸事:早早告别飞行的她,直至晚年仍时常梦见自己在天空中飞翔。91岁那年,张瑞芬去机场看望正在学习飞行的曾孙,见到飞机,便忍不住技痒,于是在教练员陪同下,驾机飞行了半小时。在那半小时里,想必这位91岁的老人,快乐也似眼前的孩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